女人最好的姿态,是雌雄同体
  在九万里高空,俯瞰山河壮阔,江水滔滔,千帆竞过。
  坐在大鹏背上,与天帝谈笑风生的,竟然是个娇小玲珑的女子。
  这女子,好饮酒,好赌博(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赌),常与各路豪杰平起平坐。
  诸位别看错了,这可不是女匪首,正是以婉约词不让须眉的小女子——李清照。
  1
  俯视巾帼,压倒须眉
  说李清照是个小女子,其实委屈了她老人家。
  毕竟没有哪个女人,能押送几万件宝物横穿乱世的中华大地。
  李清照四十七岁时,按古人的年龄推算,早该儿孙满堂,颐养天年了。可这一年,李清照遇上了人生中最悲伤最郁闷的两件大事:
  1。丈夫赵明诚,病痛中撒手人寰。
  2。祖国北宋打了败仗,朝廷认了怂,一路冒烟的跑到了南方。
  李清照,成了无家无国的乱世浮萍。被丢弃在风雨里,无人认领。
  彼时,她想到了追随爱人而去,可李清照不能这样死。
  她要保护丈夫给她留下的两万多卷图书和两千多卷金石碑刻拓本。那些是他们点点滴滴的心血,是琴瑟婚姻的结晶。
  李清照把这些书文,当作了自己和赵明诚的遗腹子。
  母性的力量,让当时身体孱弱到“仅存喘息”的李清照,不得不很快从失去挚爱的悲痛中走出来。
  她带着大批珍贵文物,追着南逃的宋高宗,开始了后半生的颠沛流离生涯。
  到了建炎四年,她依然没有追上朝廷的步伐,只好乘坐一叶扁舟在温州一带的海上漂流了四个多月。
  整整四个月的海上逃亡,李清照除了面对海上的恶劣的环境,还有对未来的迷茫。
  但她毕竟是李清照,即便在仓惶无助、悲痛难耐的境地下,她写出的这首《渔家傲》却依然气势磅礴。
  九万里风鹏正举!对比她病弱的残躯,是何等的狂傲与悲凉!
  清朝人黄苏在《蓼园词选》里评价说:
  “此似不甚经意之作,却浑成大雅,无一毫钗粉气,自是北宋风格。”
  这“北宋风格”是指词风、水准达到了苏轼、辛弃疾等豪放派的高度。
  “天接云涛”、“星河欲渡”这是何等的壮阔与瑰丽的景象!
  “九万里风鹏正举”,这又是何等的豪情壮志!
  然而,这些浪漫主义的背后,又隐喻着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,对现实无奈的寄托。
  在那之后的李清照有了更多豪放派的诗作,不再是仅仅感怀自身情感,而是对家国、社会现实有了更深的抒写。
  李清照南渡路过乌江,回想金人的侵略,朝廷不顾百姓死活,抛弃中原河山,而自己也不得不背井离乡的痛苦,只能含泪写出:
  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  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”
  宋室南渡后,朝廷上下一味的向金人屈膝求和,李清照辛酸地写道:
  欲将血汗寄山河,去撒东山一抔土。”
  这诗句豪气干云,却又饱含着故土难回的悲痛之情。
  在金华居住期间,她曾游览八咏楼,写道:
  “千古风流八咏楼,江山留与后人愁。
  水通南国三千里,气压江城十四州。”
  借此讽刺南宋朝苟且偷生,只顾沉醉在江南温柔乡里,最终只有十四州之地!
  南渡之后的李清照把女子的柔弱抛弃了,生活的苦难,让她有了不输英雄男儿的坚毅灵魂。
  她至死守护丈夫挚爱的金石古物,更是在乱世漂泊、贫病交加的生活中,最终完成了《金石录》的编撰。
  2
  林下之风,名士气度
  《古今词统》里说李清照具有“林下之风”,她才情出众、性情疏朗,有魏晋名士风度。
  李清照自号“易安居士”,正是出自陶渊明的《归去来兮辞》中的“倚南窗以寄傲,审容膝之易安”。正体现了她淡泊名利,追求平淡自适生活的志向。
  李清照对于女红刺绣不擅长,对梳妆打扮也不上心。她在《金实录后序》中说自己:
  “余性不耐,始谋食去重肉,衣去重采,首无明珠翡翠之饰,室无涂金刺绣之具。”
  可见,在日常生活中,李清照并不重华服美食。
  李清照不在乎闺阁里的“小道”,反而对文人雅士都爱的花、酒、诗词更爱。
  她写花写酒,开心快乐写,伤心忧愁也写,自带一股风流意气。
  “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”、“误入藕花深处”是荷花里天真少女的开心微醺。
  “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”是秋日孤独与对丈夫的思念。
  而与赵明诚结婚后的李清照,也没有安于妇人内宅生活,放弃自己的才情与兴趣爱好。
  她与丈夫赵明诚把臂同游,参加文人雅士的聚会。
  他们夫妻追求共同的喜好,都爱金石古物,为此不惜变卖家产,只为更好的珍藏保存古物。
  乐享清贫的同时,李清照与赵明诚也不忘坚持《金石录》的写作,以给后人留下更多的资料。
  与赵明诚志趣相投、灵魂相依的婚姻生活,让李清照肆意率真地抒发自己的感情。
  她也写新婚的甜蜜与美好:“怕郎猜道,奴面不如花面好。云鬓斜簪,徒要教郎比并看。”
  她也写闺房情趣,俏皮风情,“绛绡缕薄冰肌莹,雪腻酥香。笑语檀郎:今夜纱厨枕簟凉。”
  而李清照的“林下之风”不仅有“爱诗爱花爱酒”的风流洒脱,以才情立身北宋文坛,更是因为她的大胆叛逆。
  绍兴元年的二月,李清照终于在临安弟弟家中安顿了下来。
  此时,李清照已经颠沛流离了三年多,年近半百,孤苦伶仃。
  被她和丈夫视若性命的珍贵文物又丢失许多,受此打击的她大病一场,不慎被口腹蜜剑的奸佞小人张汝舟欺骗了。
  张汝舟说自己心疼李清照的漂泊,愿意给她后半生一个温暖的港湾。
  然而,李清照毕竟有着过人的才情和智慧,她很快发现了张汝舟只是为了金石古物,骗她成婚,甚至被发现后更是对她拳脚相加,进行家暴!
  骄傲如李清照,怎能接受如此欺骗和羞辱!
  面对已成事实的婚姻,她没有如普通妇人般委曲求全,遮羞而过;而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!
  和离无望的李清照,只得搜集张汝舟科举作弊的罪证,把丈夫告到了衙门!
  当时的宋朝上下都震惊了!李清照居然要休夫,这事在热搜榜上闹翻了天。
  当时有些人对她进行了抨击与嘲讽,说她“晚节流荡无归”、“传者无不笑之”。
  然而,李清照敢爱敢恨,个性鲜明,敢于坚持自我,从不违背自己的内心。
  当时的律法规定,如果丈夫有罪,被判刑流放的话,妻子可以自动和丈夫解除婚姻关系;
  但律法同时还规定,如果是妻子状告丈夫有罪,妻子也要同时被判刑两年。
  就这样,李清照有了一段牢狱生涯。幸而当时的很多文人高官都对她报以同情,在各方的帮助下,李清照最终在关押九天后被释放出狱。
  所以惊世核俗的“妻告夫”又怎样?
  对婚姻不将就,我一个人照样可以过得很好!
  李清照的后半生失去了富贵安逸的生活,但她始终没有丢掉的是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与独立。
  这样有才华,有词韵、诗韵,又风流洒脱、率真直爽的李清照,才是有着“林下之风”的千古奇女子。
  3
  婉约豪放,皆是易安
  李清照出现在中国词坛上,先是一个“词人”,而后才是一个“女词人”。
  这种成就,是古往今来,女子中第一人。
  她的婉约词,从极微细处写人、写物,借以传情,写出了男性词人写不出的女性“微观世界”。
  如“知否,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”的少女轻愁,又如“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的相思惆怅;“暖雨荷风初破冻,柳眼眉腮,已觉春心动”的相思情怀。
  “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”这是闺中李清照;
  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”这是英豪李清照。
  情爱心思的婉约,气魄吞云的豪放,都是真实的李清照。
  当生活赋予她平和祥乐时,她是一位“闺中秀”;
  当命运波折凄惨时,她也能坚守“林下风”;这才是一位真性情的名士。
  天赋的才情,让李清照成为著名词人。
  而广阔的胸襟与文豪气度,坚守自我的追求与勇敢,更让她流传千古,在文坛稳占一脉江山。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