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相,便是气质最好的样子
2018-12-09佛曰:相由心生,境由心造。 深以为然,真正的美人,大多先有内心的圆满,才会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质。 胸中有日月,则容颜必不落俗套。 人人都有外在 但并非人人都有气质 气质,其实是一种内心的平衡。 当心灵修养和自身努力相互交融,达到一种相安无扰的临界点时,气质就自然而然地散发,尔后从容、淡定、优雅,风华绝代。 提到风华绝代四个字,就不由得想起上世纪八、九年代的香港女星。 不论是五十年才出一个的林青霞,还是不老...
下等人谈是非,中等人谈问题,上等人谈格局
2018-12-06一个人的层次不是在于金钱地位,而是在于修养格局。 下等人喜欢说人前人后说是非,中等人喜欢就事论事,上等人高瞻远瞩,总在格局上胜人一筹。 下等人搬弄是非 古语说:来说是非者,必是是非人。 如果一个人喜欢说是非,那么这个人多半是个小人。 武则天在位的时候,曾经禁止宰杀牛羊。 官员张德家里添了一个儿子,邀请宾客,没有羊肉觉得太没面子。 于是他私自宰杀了几只羊来招待客人。 其中有个叫杜肃怀的人,也被邀请参加宴会,他吃了羊肉...
哲理老话儿:人不宜好,狗不宜饱;人不得全,瓜不得圆
2018-12-05沙漠中的一缕雨丝是好,梅雨季的一日天晴是好。 好没有准确的刻度与定义,适度就是好。 寒冬里的热汤棉被是好;烈日下的风扇冷饮是好。 好无需相互的比较与大小,知足就是好。 愿与大家分享这样一句哲理老话儿: “人不宜好,狗不宜饱;人不得全,瓜不得圆” 适度最好 “人不宜好,狗不宜饱”,适度才是好。 人不宜好,狗不宜饱,是说对人不可以太好,喂狗不要喂太饱,对人太好,人就会不知感恩,把狗喂太饱,狗就不能起到看家护院的作用。 ...
好人品,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
2018-12-04白岩松曾说:“人品是最高的学位,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,真正的人才。” 假若一个人拥有了较高的学位,但却缺失了人品,恐怕也是没有人想要与之做朋友,或者没有公司想要留用的。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,一个知名企业在公司招聘员工的时候,最后一步面试题目,就是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内放入垃圾和扫把,测试员工会不会清理地上的垃圾。 其实面试到最后一步,每个人的学历都是相似的,看的就是大家会不会为了不关自己的事儿付出的人品。 而最终成功入职的员工,都是通过了测试,将垃...
有一种幸福,叫学会沉默
2018-12-04很多时候,你说出来的是心事,别人听进去的只是故事。 若把快乐说给了错的人听,会被认为是炫耀;把痛苦说给了错的人听,又被认为是矫情。 所以有些话,只适合藏在心里,一说出来,心也许就空了; 有些事情,只适合无声无息地忘记,你经历过的,自己知道便好。 重温张国荣主演的电影《东邪西毒》,又一次被这句台词深深打动: 以前我认为那句话很重要,因为我觉得有些话说出来就是一生一世。 但是现在想一想,说不说也没有什么分别,因为有些事是会变的。 ...
高情商的人,一辈子,三不说
2018-12-03我们用两年学会说话,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。听过一句话,感觉十分有道理: 智商高、情商也高的人,春风得意;智商不高、情商高的人,贵人相助;智商高、情商不高的人,怀才不遇;智商不高、情商也不高的人,一事无成。 接触的人多了,往往能够发现那些越是各方面都很成功的人,相处起来越让人舒服,而这些人身上,往往还有很多相似之处,就是情商高。 那么情商的高低是先天就已经决定的吗?也是,也不是。先天虽然能够决定一部分,但是后天的修炼也很重要。 高情商的人,说话之前不仅是为...
除了生死,一切都是过眼云烟
2018-12-03世上除了生死,其它都是小事。不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,都不要自己为难自己;无论今天发生多么糟糕的事,都不要对生活失望。因为还有明天,活着才是唯一。 每个人都是汪洋里一艘小船,随波逐流,风平浪静之时以为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与方向,但大风起时,还是一样无能为力。 然而这个世上,最不缺的就是风浪,浮浮沉沉,才是人生的主旋律吧。 生容易,活容易,生活不容易。 经常听到这句经典名言,生活是不容易,但我还是觉得生活比生和死容易很多。 生活磕磕绊绊总会过去,生命来...
活得通透的人,心中都没有“敌人”
2018-12-01前段时间,周迅和王菲在《幻乐之城》节目上来了个世纪大同台,瞬间登上热搜。 就连王菲本人也不禁感慨这应该是属于有生之年系列。 两人在台上的互动,已经快让人忘记了那个曾经横在她们中间的男人:李亚鹏。 众所周知,当年李亚鹏和周迅被誉为“金童玉女”。曾有媒体问周迅,李亚鹏是什么吸引了你? 周迅说:“他满足了我对所有男生的幻想——成熟、非常的大胆。” 可惜,无奈这对金童玉女,最后黯然分手,而李亚鹏也选择和王菲结婚。更有好事媒体添油加醋,说是王菲抢走了李亚...
无知的代价
2018-11-29读书,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,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,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,让你在未来,能独自混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。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:“Ifyouthinkeducationisexpensive,tryignorance!”——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,试试看无知的代价。 是的,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整个社会都在给人们讲述这样一个奋斗努力的故事,告诉所有人你不努力就一定不行,事实上,谁都清楚,当下不努力有多爽! ...
人生的四种境界:惊而不乱,痛而不言,迷而不失,笑而不语
2018-11-26惊而不乱 唐朝的时候,唐敬宗任命裴度为司空、同平章事。 一次,裴度在中书门下办公时,手下忽然报告说中书门下的大印丢失了。当时在场听到这个消息的官吏无不大惊失色。 裴度也吃了一惊,要知道,官员丢失自己的印信可是大罪。 但是他转念一想,却又神态如常,自顾自的坐下喝酒。 手下很是诧异,心想发生这么大的事儿,老爷怎么还有心思喝酒啊。 结果不久,手下又报告说,大印在原来的地方找到了,裴度似未听见,闭口不应,一副早已知悉的样子。 有人问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