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苏州府学

作者: 一江秋水 来源: 原创 时间: 2022-01-11 08:58 阅读:
走进苏州府学

场屋初与选异才,

先生阔步上金台。

蓬山渺渺仙舟隔,

泮水悠悠讲席开。

这是元代隐士学者陆文圭一首诗的上半阕。

“泮”,西南为水,东北为墙,一半有水,一半有土。墙是古代天子诸侯举行宴会或作为学宫的宫殿,也称泮宫,水是泮宫前筑有一池,称泮池。清代称考取秀才为入泮,意即成了县学生员,进入了科考序列,后来入泮泛指入学。

苏州文庙府学的创建人是范仲淹。1035年,他在苏州知州任上,把文庙和府学建到一块,算是开了一代庙学合一的体制。到后来,中国大多数地方的孔庙或文庙(也称作庙学,或者学庙)的性质都是学庙,重在“学”字,是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直接管理的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。

府学属于中级学堂,相当于现在的市级中学。东庙西学,两个平行长方块自南至北紧挨在一起。苏州文庙的规模在当时是全国第二(曲阜文庙第一)。苏州府学的规模比文庙更大,乃江南学府之冠,是北宋时期第一个官办府学,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府学,为苏州文运昌盛奠定了基础。而建造文庙府学的地皮,最初是范仲淹买下来拟作私宅的,但是,这位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先生,真的是大公无私,甘愿献地建府学,希望“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”,展现了一代名臣的高风亮节。当然,皇帝也没有亏待范仲淹,1044年,宋仁宗将姑苏城西安葬着范仲淹先祖的天平山赐给了范仲淹。

苏州文庙府学开创之时,范围很大,其府学建筑群以明伦堂为中心,南北向,五进院:泮宫至礼门院庭;礼门至仪门院庭;仪门至明伦堂院庭;明伦堂至敬一亭院庭;敬一亭至藏经阁院庭。左右前后亭台楼阁错落有序,校舍、池塘、假山、小溪、花木拱卫其间,布局严谨殿宇宏丽气势磅礴。另外还有大操场,是习练骑术、箭术和剑术的地方。当时的儒生,都是要修习君子六艺的,上马能打天下,下马能安天下,根本不是后世那些被讥为“百无一用是书生”的人可比的。现在文庙规模大概还有原先的一半大,府学就只有原先的五分之一大了,其余的地盘就成了古玩市场、苏州中学和居民小区。

我与妻在2021年4月瞻仰了文庙,由于府学正在维修,要6月份才竣工,所以我们未能入内。直到今年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,我们终于找了机会再临文庙府学,一偿心愿。我们从文庙西走廊中部的一个小门进入了府学。

现存的府学庭院是当时的第三进庭院,即仪门至明伦堂庭院,南北长约150米,东西宽约100米,中间还有长80米纵贯南北的泮池和泮桥。泮桥宽5米,是座平桥,它把泮池分为各15米宽的东西两半。池水还算清澈见底,波光粼粼有几分美丽气象,池里游弋着快活的小红鱼。庭院的东西两廊,与文庙的东西两廊一样,展示着无数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碑刻,应该是碑刻匠、书法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的最爱,我们就没有过细欣赏了。

庭院东边有两座凉亭,一亭安放着“瑞石”,一亭安放着“廉石”。这两座石其实都不是府学中的原物,是后来搬移至此的。瑞石是苏州常见的太湖石,奇峻瑰丽,正面看有点像蘑菇,乃是明弘治年间的刻石,清康熙年间搬到府学内,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愿望和祝福。

值得一提的是廉石。此石高2。5米宽1.2米厚0.6米,有点类似麻将牌的方正。石正面刻有“廉石”两个斗大的红色隶书字,这是明朝的监察御使樊祉的手笔。话说东汉末年,三国东吴的苏州人陆绩经鲁肃的保荐出任郁林(今广西除桂林、梧州外的大部分地区)太守。在任期间,正直无私,为政清廉,深得百姓拥戴。卸任回乡时,行装极为简单,以至船太轻禁不起风浪不能入海。陆绩便让人随便找了块石头压仓,这才得以渡海返回。陆绩回到家后把这块压仓石放在庭院里,称之为郁林石。几百年后,樊祉在陆绩故居看到郁林石,觉得很有教育意义,便下令移至察院场建亭保护,又亲笔提写“廉石”二字。清朝的苏州巡抚陈鹏年又将廉石移至苏州文庙府学内,作为为官清廉的楷模供人观瞻。一块普通的花岗岩石,跨海过江,几乎经过了半个中国的海域,又历经1700多年的岁月风云和历史变迁,至今仍完好无损地屹立在世,可以写一篇奇石记了。主人公陆绩,年幼时还有事迹入选流芳百世的24孝,乃是“陆绩怀桔”。诸葛亮舌战群儒时,陆绩是第五个发言的东吴儒士。另外,大名鼎鼎“火烧连营700里”的主将陆逊,是陆绩的的族侄。看来,当时的陆家人都不简单啊。

庭院的南端有一座2米多高的文天祥塑像,他是江西人,为何会塑像于此呢?原来,文天祥于德祐元年(1275年)曾短暂担任过平江知府(苏州在北宋后期称平江府),但最主要的一层意思,就是希望学子们学习他宁死不屈的风骨,不然还有那么多的苏州知府或知州,怎么没有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呢。

庭院的东南尽头处有“清风堂”,可能是后人改建的,相当于陆绩的纪念馆,堂名就表达了“两袖清风”的意思。堂内正面是陆绩半身像,屋梁下挂有“孝廉贤守”的匾额,孝说的是“陆绩怀桔”,廉说的就是廉石了。

庭院的北头是“明伦堂”,堂名意指明白伦理道德,堂名匾额是朱熹的手笔。明伦堂是府学的必有建筑,乃学宫的正殿,是读书、讲学、弘道、研究之所,是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们获取知识与智慧的讲堂,相当于现代的大教室。现在的明伦堂始建于1369年(明洪武二年),府学开放参观后,辟为范仲淹纪念堂。堂内正面,“一世之师”范仲淹的坐像高近5米,峨冠博带,左手持书右手抚须,不怒而威,像两边的对联是他的名言:

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

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

进大门的堂柱上则是他的另一名言:

先天下之忧而忧

后天下之乐而乐

能做到这两点实在不简单,我们被范仲淹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。

从府学的布局看,暗合朝代方位:北宋的范仲淹纪念堂在庭院北,南宋的文天祥塑像在庭院南,东汉(东吴)的陆绩廉石在庭院东。

先忧后乐披肝沥血的范仲淹、侠骨丹心坚贞不屈的文天祥、忠孝双全廉洁奉公的陆绩,共同奏响了一曲发聋振聩的大地乐章,中华的风貌、中华的风采、中华的风范、中华的风华、中华的风骨,在这乐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展开剩余(
美文网微信号:mw748219,鼠标移到这里,一键关注。

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就点个赞

文档下载

本页面《走进苏州府学》的转载信息

本页标题:走进苏州府学

本页地址:http://www.748219.com/meiwen/15039.html

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,谢谢!

美文网 欢迎你再次来访!

发表评论

点击刷新

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,用户的评论需要经本站审核才能显示出来!

作者介绍

#第三方统计代码(模版变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