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给大地的信笺
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秋正浓,叶染霜,一年一度重阳至。农历九月初九,是《易经》中九为阳数的回响。双九相叠,两阳相重,这是古籍里走出的雅韵,是岁月与时光的终身约定,是时光在岁月年轮上刻下的轻柔印记,是季节的诗歌,是中华民族血脉里最柔软的基因。
岁岁年年,秋去秋来,菊蕊犹青,茱萸未紫。每逢佳节倍思亲,一缕秋香,穿越千年尘埃,飘落在浪子的床前。枕着秋香入眠,梦里有陶渊明的东篱,有王维的异乡,还有无数个重阳叠成的山峦。梦醒时一声轻叹,把重阳的思念,酿成一坛陈年老酒。
秋风秋雨凉肌骨,金黄的银杏叶飘落得满街都是,叶脉里蜿蜒的纹路,恰似时光写给大地的信笺。当高空中的一声声雁鸣消失在云深处,寒月悄然爬上重阳的肩头,千年光阴酿成的老酒,一滴便醉透了整个秋。
当此日,至郊外山峦处拾级而上,踏碎霜露,踩着落叶,迈过曲径,用脚步丈量秋色。登高望远不只是为了避灾祈福,更是为了贴近天空,眺望远方,让心随山风一同飞翔,在喧嚣尘世中寻一处灵魂的栖所。茱萸系于衣角,菊花别于襟前,丝丝缕缕的幽香,便把整个秋天都染上了脉脉温情。
稻田已经收割完毕,马鞭花和醉蝶花都已经落幕,桂花渐次香销玉陨,而菊花正转入盛期。这不仅是时间的轮回,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九月九日始终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、对传统的坚守、对未来的想像。往事越千年,如果重阳节能穿越到未来,它会变成什么样子?是太空中的“重阳登月”,还是元宇宙里的“数字重阳”?呵呵,直教人引颈期盼。











